近日,对住建部官网公布的2020年工程造价咨询统计公报进行了分析,现将有关结论汇总如下。
一、程造价咨询财务情况
2020年上报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64.72亿元,应交所得税合计50.06亿元。
点评:近年来营业收入逐年增高,人均产值总体平稳,略有上升。利润总额总体在200亿这个规模,逐年略有上升,但是毛利率下降明显。这意味着增收不增利,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过去的一年造价咨询企业的从业人员手上的活可能变多了,但收入有可能还下降了。
二:建筑工程技术咨询与其他行业比较,摘取勘测设计、工程监理、造价咨询三个行业2020年的主要数据进行对比。
点评:勘察设计的营业收入达到7万多亿,人均产值达到一百六十多万,秒杀其他行业;但毛利率较低,一般在5%左右,和造价咨询的毛利率(17%左右)有一定差距。勘察设计行业的营业收入里面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总包工程在里面,由于总包的风险较大,竞争较为激烈,虽然合同额很大,但是实际赚到钱的却不多,所以总的利润率不高。而造价咨询业虽然单个合同额较小,但是风险也较小,主要成本就是人力成本,所以利润率相对较高。
分析:1、造价咨询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差,主要原因可能是行业门槛值较低,技术壁垒不强,很难形成护城河,缺乏核心竞争力;2、乙级资质企业数量总体略多于资质,与往年相比,乙级资质企业数量增加明显,说明有大量企业在近一年时间里涌入造价咨询这个行业,同时这个行业还有待进一步洗牌,形成几家具有较大知名度的龙头企业;3、兼营造价咨询的企业远多于专营企业,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造价咨询门槛较低,好像任何企业都可以切入进来;同时,也说明单纯造价咨询的营业收入有限,不足以支撑公司正常经营和规模扩张。并且兼营企业数量增长远快于专营企业,预计这种趋势在以后一段时间会进一步加强。
二、从业人员
2020年末,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790,604人,比上年增长34.8%。其中,正式聘用人员733,436人,增长35.4%,占比92.8%;临时工作人员57,168人,增长27.7%,占比7.2%。
建筑工程技术咨询企业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73,799人,比上年增长33.2%,占全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的59.9%。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19,253人,增长45.2%,占比25.2%;中级职称人员235,366人,增长29.9%,占比49.7%;初级职称人员119,180人,增长28.8%,占比25.1%。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共有注册造价工程师111,808人,比上年增长18.4%,占全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的14.1%。其中,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101,320人,增长12.9%,占比90.6%;二级注册造价工程师10,488人,增长125.5%,占比9.4%。其他专业注册执业人员110,607人,增长42.6%,占全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的14.0%。
分析:1、全国实际从事造价工作的人员远不止79万,这个数据只是本次参与统计的10489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从业人数。还有大量在施工、设计院、甲方工作的造价从业人员未列入其中。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数据,“截止15年末,全国从事工程造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共计145万人”,参照同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长率及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可以估算截止2020年末,全国造价从业人员约为409万人左右。2、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中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比例约为14.0%,基本符合二八定律;86%的未取得造价工程师的从业人员在具体干着识图算量、套价、结算等造价实务性工作。按照第1点类似办法,可以估算截止2020年末,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约为24万人。3、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约占60%,也就是说还有接近40%的人是刚踏入造价这行不久的职场小白。这一方面说明人员流动率较高。另外也可以解释网上看到的大多数造价人员工资普遍不高的现象。
三、程造价咨询业务情况
2020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营业收入为2570.64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收入1002.69亿元,增长12.3%,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9.0%;招标代理业务收入285.87亿元,增长55.5%,占比11.1%;项目管理业务收入384.69亿元,增长85.8%,占比15.0%;工程咨询业务收入201.29亿元,增长54.8%,占比7.8%;建设工程监理业务收入696.10亿元,增长64.4%,占比27.1%。
上述建筑工程技术咨询业务收入中:
按所涉及专业划分,有房屋建筑工程专业收入597.85亿元,增长14.0%,占比59.6%;市政工程专业收入170.13亿元,增长13.8%,占比17.0%;公路工程专业收入50.19亿元,增长15.0%,占比5.0%;火电工程专业收入25.62亿元,增长20.2%,占比2.6%;水利工程专业收入24.61亿元,增长14.7%,占比2.5%;其他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收入合计134.29亿元,增长1.6%,占比13.3%。
按工程建设的阶段划分,有前期决策阶段咨询业务收入83.96亿元,增长9.9%,占比8.4%;实施阶段咨询业务收入199.56亿元,增长8.4%,占比19.9%;竣工结(决)算阶段咨询业务收入361.35亿元,增长6.1%,占比36.0%;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收入308.47亿元,增长23.9%,占比30.8%;工程造价经济纠纷的鉴定和仲裁的咨询业务收入26.68亿元,增长19.5%,占比2.7%;其他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收入合计22.67亿元,增长13.3%,占比2.2%。
四、截止2020年末,全国共有10489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加了统计,比上年增长28%。其中,工程造价咨询企业5180家,增长13.7%,占比49.4%;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5309家,增长46.0%,占比50.6%。专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3268家,减少10.4%,占比31.2%;兼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7221家,增长58.8%,占比68.8%。具体分布见表一、
五、分析:1、造价咨询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差,程造价咨询主要原因可能是行业门槛值较低,技术壁垒不强,很难形成护城河,缺乏核心竞争力;2、与往年相比,乙级资质企业数量增加明显,说明有大量企业在近一年时间里涌入造价咨询这个行业,同时这个行业还有待进一步洗牌,形成几家具有较大知名度的龙头企业;3、兼营造价咨询的企业远多于专营企业,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造价咨询门槛较低,好像任何企业都可以切入进来;同时,也说明单纯造价咨询的营业收入有限,不足以支撑公司正常经营和规模扩张。并且兼营企业数量增长远快于专营企业,预计这种趋势在以后一段时间会进一步加强。
分析:1、全国实际从事造价工作的人员远不止79万,这个数据只是本次参与统计的10489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从业人数。还有大量在施工、设计院、甲方工作的造价从业人员未列入其中。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数据,“截止15年末,全国从事工程造价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共计145万人”,参照同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长率及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可以估算截止2020年末,全国造价从业人员约为409万人左右。2、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中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比例约为14.0%,基本符合二八定律;86%的未取得造价工程师的从业人员在具体干着识图算量、套价、结算等造价实务性工作。按照第1点类似办法,可以估算截止2020年末,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约为24万人。3、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约占60%,也就是说还有接近40%的人是刚踏入造价这行不久的职场小白。这一方面说明人员流动率较高。另外也可以解释网上看到的大多数造价人员工资普遍不高的现象。